#005: friend/朋友
Listen to the podcast or read the blog to learn more about this topic.
Episode##005: friend/朋友
嗨~我是王盈婷,歡迎收聽Chillneez第五集的節目。作為一個異鄉人在海外生活,朋友特別重要,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是「朋友」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概念呢?你怎麽定義一個人,是不是你的朋友呢?我還記得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在台灣剛開始流行起來的時候呢,大家開始瘋狂加彼此好友啊,朋友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大家都開始加對方好友。這個時候「好友『這個詞的界限好像變得更模糊了,涵蓋的範圍變得更廣了。我上網查了一下英語線上詞典,裏面對朋友的定義呢有很多種,其中幾個最核心的意思呢是:「一個你喜歡的人」,而這個你喜歡的人呢,你喜歡跟他相處,喜歡他的陪伴,或者是「一個支持你幫助你的人」,還有一個定義呢,就是像剛才說的Facebook臉書上的好友,是一個熟人(shóurén),這個詞你也可以念作熟人(shúrén)兩個都可以。兩個發音都是對的。英文叫做acquaintance,朋友的定義從一個你喜歡的人喜歡他陪伴的人到熟人這個範圍變得非常的大。對朋友的定義這麽廣泛,甚至到了那種在網上買東西,賣家商家會稱呼你為朋友,要拉近彼此的關系,聽起來比較親切,可是話又說回來,到底你想到「朋友」這個詞的時候,你想到誰?想到什麽樣的人呢?
幾年前我去阿姆斯特丹上了一些哲學課,很好玩,這個哲學課教的是西方哲學,其中裏面一堂課老師提到了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對於友情的分類。亞里士多德把友情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實用的朋友,在這段友情當中彼此可以得到好處,像是一些工作上認識的朋友,通過net-working交際應酬認識的人可能就是屬於這個類別的,或者是我有一些已經當媽媽的朋友,他們會認識一些其他的家長,因為孩子都去同一個學校上課,久而久之他們也變成了像這種第一種類型的朋友,孩子下課以後可以到對方家玩,彼此互相照應一下。第二種類型的友情是基於享樂的友情,那這個意思說得難聽一點,有點像是酒肉朋友,出去玩一起出去享樂,可是可能真的有困難的時候,對方不一定會出現。第三種友情呢是亞里士多德視為真正的友情的友情,這種友情是基於美德virtue的友情,怎麽說呢?基於美德的友情到底是什麽意思呢?簡單的說就是跟一個好人做朋友,這個好人是一個善良的人,是一個正直真誠的人,希望你變得更好的這種朋友。我現在想想最好的朋友大概都具備了這三種友情裏面的特質,最重要的是確實真的好朋友,是希望你可以變得越來越好,特別為你著想,希望你可以往好的方向發展的朋友,還有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會義不容辭地為你兩肋插刀,赴湯蹈火,可能你需要他的幫助,他就二話不說馬上就沖到你家,這種朋友呢常常確實是在逆境的時候是你的天使,讓你覺得患難見真情。
英文裏面有一個詞叫「bff」,best friend forever,翻成中文可以翻成摯友,摯友聽起來比較文雅,比較正式一些。摯的意思是真摯的摯,誠摯的摯,意思是很真誠的、很真心的,他是我的摯友。那也有人會說,這個人是我的知己,特別強調的是,這樣的朋友非常非常了解自己,還有其他一些詞,像是閨蜜,閨蜜特別用來說女性的密友也可以跟對方傾訴心事,而閨蜜這個詞近幾年我也看到有男閨蜜女閨蜜,所以好像這個性別,不一定僅可以使用於女生,不過一般來說提到閨蜜的時候還是通常是女性的密友,像是你的姐妹淘。可以百無禁忌地隨意聊,徹夜長談,聊到天亮。另外還有幾個詞呢是死黨,還有麻吉,死黨這個詞意思說的也是你最好的朋友,死黨說的是那種你可以為對方赴死,交情那麽深厚的好朋友。剛才說到的麻吉這個詞,他是我的麻吉在台灣比較常聽到,其實如果你打字的話它的發音應該是麻吉(májí),可是口語裏面常常你會聽到人說,他們兩個是麻吉(māji)。在這堂哲學課裏面,我學到了這三種分類之後,老師讓我們跟彼此討論一下,對於亞里士多德分類的看法很多人都認同確實有一些所謂的朋友,可能是因為有相同愛好而認識彼此的,成為朋友,像是一起健身一起運動,或者是參加一些課,時間久了就變成朋友,那好玩的是很多人也都說,像這樣的朋友可能是屬於第一類或第二類,會一起出去玩,一起出去運動,可是久而久之如果因為生活上忙碌,或者是你不再去同一個健身房,不再去同一個社團,那彼此的關係就變得比較疏遠,最後就慢慢淡掉了。
在這堂課裏面呢那個老師還說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他說他在覺得遇到人生裏面的難題特別難做決定的時候,他就會想到某一個朋友會怎麽跟他說,告誡他怎麽跟他說,應該怎麽做,應該怎麽做,不要在困難的時候放縱自己,墮落了。剛才說的是亞裏士多德對友情的看法,讀過《論語》的人一定知道孔子對友情的看法,有三種好朋友,人生裏面有三種好朋友值得交往,「友直,友諒,友多聞」,就是跟正直真誠的人交朋友,跟寬容能夠諒解你的人交朋友以及跟知識豐富知識淵博的人交朋友,這樣的朋友呢對人生是有好處的,對人生是有益處的。理想上是這麽說,不過交朋友這件事情還是要看緣分,尤其是出了社會以後認識的朋友,不像學生時期那樣,是那種天天相處,經常見面,很多時候是在不同場合認識的人,可能是通過工作,可能是通過社團,可能是通過運動或者是通過共同的愛好認識的,或者可能也是通過社交媒體認識的,不管是通過什麽樣的方式管,交情如何,而這些各式各樣不同的朋友有的可能還聯絡,有的已經不再聯絡了。因為搬家,因為價值觀不同或者因為生活形態不同而漸漸淡掉了。
節目的最後呢,我想用美國詩人大衛懷特,他在《撫慰人心的52個關鍵詞》這本書裏面對友情的看法,其中有兩段對於友情的定義特別能觸動人心,第一段話是「友誼是面貌的鏡子,是寬恕的證明,協助我們從別人的眼睛看自己。多年的友誼若能維繫,必是因為對方一而再地原諒我們,我們也必以寬宥他們做為回報。」 確實友情是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的,有的時候會犯一些相當愚蠢的錯誤,或者踩到對方的地雷。兩個人就吵架,有的時候會跟好朋友冷戰,有的時候可能會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但是因為理解對方,喜歡對方,諒解對方,所以常常原諒對方,對方也原諒自己。友情也因此變得越來越深厚。「從真正朋友的角度來看,我們比日常舉止來得更寬廣。藉由別人的角度,我們更明白自己的特質,一個我們嚮往的方向,一個他們最相信的部分。友誼是不斷變動的理解的邊界,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尚未實現卻可能成真的未來。」這段話裏面提到了,我們可以通過朋友了解自己的特質,在相處的時候,有的時候會看到自己沒看過的一面,或是透過跟對方相處知道我們要什麽不要什麽,什麽是值得嚮往的,而這種跟彼此相處的時光,跟好朋友在一起的時光,除了很好玩很快樂以外,也常常能帶來很大的啓發,希望你們的生命當中都有幾個能夠分享心事,是能夠一起玩樂或者是能夠互相幫助的好朋友。好了,這就是今天的節目內容,謝謝你們收聽,我們下次再聊。
The quotes at the end of this episode are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ed version of David Whyte’s Consolations: The Solace, Nourishment and Underlying Meaning of Everyday Words (節錄自大衛.懷特的《撫慰人心的52個關鍵詞》;72-73頁).
Special thanks to: Yaora van Wijland (黃堯), who offered to transcribe this episode.
Listen to the podcast or read the blog to learn more about this topic.